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19世纪的中国丝绸是怎么败给日本的?

时间:2023-05-23 03:53:32 | 浏览:390

1840年后中国被打开国门,很多传统产业受到外来冲击苦不堪言,但中国的传统产品丝绸业反倒迎来了一个繁荣时代。1840年前每年出口的生丝不超过50万公斤,1875年却接近了400万公斤,虽然绝大多数生丝仍然是农家手工制作的土丝,不过仍然养活了

1840年后中国被打开国门,很多传统产业受到外来冲击苦不堪言,但中国的传统产品丝绸业反倒迎来了一个繁荣时代。

1840年前每年出口的生丝不超过50万公斤,1875年却接近了400万公斤,虽然绝大多数生丝仍然是农家手工制作的土丝,不过仍然养活了一个巨大的产业人群。除此之外,中国丝绸也在西方大受欢迎,1873年-1893年间,绸缎出口数量上增长了3.2倍,出口价值更增长了3.4倍。

在隔海相望的日本,同样的事情也在发生,日本在1860出口了38万公斤生丝,仅仅两年后就上升到接近90万公斤,和中国一起成为当时国际生丝市场的四大出口国之一。

但总的来说,日本丝织业在这个时候仍然落后于中国,因为日本生丝同样由农家手工生产,在技术,质量,品种方面仍然不能和中国竞争,而且中国除了出口生丝原料外,还出口了大量制成品丝绸,而日本却只被西方看成是彻底的生丝供应地。

但是这一切都在悄悄变化。

1868年明治维新,日本认识到全面引进西方技术的重要性,但落后国家要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必然会出现多年的入超,所以在手头已有的外贸王牌-生丝出口上做文章,尽力扩大生丝出口,降低贸易赤字,成为日本的一个国家目标。

明治2年, 日本在商港横滨和神户设立了生丝检查所,对出口生丝质量严格把关, 同时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 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并招聘外国技师来日本指导生产; 创建“ 模范工厂” , 提高日本缀丝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丝质量。

日本很快发展出自己独有的机械生产技术,并快速在国内普及。

1889年,日本出口的生丝中,有41%实现了工厂生产,到1894年就变成了52%,日本生丝以飞快的速度实现了工厂化大生产,而且质量也不断提高。在20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开始威胁到中国生丝的国际地位。在1903年,开天辟地来第一次:日本生丝出口超过了中国,跃居世界第一。

而在中国,生丝生产工厂化的进程仍然慢得出奇,虽然从1881年开始,中国出现了机械缫丝厂,但总数仍然是凤毛麟角。

中国生丝产业进步缓慢,似乎不能仅仅归咎于政府扶持不力。比如在1881年,广东南海出现了大量的机械缫丝厂,收购了大量蚕茧,导致本地的手工业者无丝可织,失去了生活来源,丝织业者迁怒于工厂缫丝业,出现了大规模的捣毁缫丝机器的暴动。

而当时的南海知县认为“以十一家殷商之攘利而失数万家贫户之资生,我国家民为邦本,非同外裔上下征利之邦,自应永远勒停,以安民业”,命令“前项机器依限自行变价”,所有缫丝工厂至此停业。

在这件事上,可以看出,阻挡生丝出口的并不仅仅是官府,与日本不同,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似乎本能的在抵制着新技术的出现。

如果泛泛而论,确实可以把一切责任都归结于清政府的腐败,但历史学家和经济学者们却不甘心给出这么简单的结论,时至今日,仍然众说纷纭。得不出一个可以能说明全貌的答案。

什么样的社会有利于创新,什么样的社会倾向于保守,目前这似乎还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不然我们如何解释移动支付这种创新,在中国印度印尼的发展,会超过韩国美国以及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