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16:56:16 | 浏览:1133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新疆国际大巴扎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贾佳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乌鲁木齐9月28日讯(记者 贾佳)9月27日,“续写丝路新篇章”网络主题活动媒体一行来到新疆国际大巴扎“赶巴扎”,各种新疆特色民族商品制作精良、满目琳琅,让人眼花缭乱,商铺播放着新疆风情音乐,让人陶醉其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陆续走访了4家商户了解他们的经营故事。
手工铜器老手艺带来新收益
小到巴掌大的铜镜,大到比人高的精美铜瓶,有喀什手工艺人传统铜器,还有纯植物颜料的彩绘铜器,苏来曼-麦麦提敏的铜器店种类丰富,生意红火。据了解,在维吾尔族群众的生活中,比较喜欢用铜器,有盛水的壶、炒菜的锅、盛饭的盘子,所有的铜器都是手工制作的。
“我的叔叔就是铜器制作手艺人,因为喜欢,我还跟着叔叔学了几年,知道了不少铜器的样式和制作方法。”苏来曼-麦麦提敏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喀什维吾尔族铜器制作技艺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传承,这让苏来曼-麦麦提敏感到很开心。
游客在苏来曼-麦麦提敏的铜器店内选购。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贾佳摄
苏来曼-麦麦提敏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到:“二十多年前,我从喀什来到乌鲁木齐,在路对面的二道桥市场卖手工艺品,后来做起了手工铜器生意。由于大巴扎的游客越来越多,三年前在大巴扎开了店,生意更好了,一天收入几千块甚至上万块,腰包鼓了,更有信心了。“
现在,苏来曼-麦麦提敏又在社区的帮助下,盘下了另外两家店面,其中一间沿街店铺有90多平方,为了满足更多游客需求,进货渠道也从喀什扩展到浙江,甚至是巴基斯坦、伊朗。
小小干果结交天南海北顾客朋友
努尔古力-木斯热洪在大巴扎经商已经15年了,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自己的店里,每次进货都会精挑细选,选出她认为最好吃的干果。随着客流量增大,客户的需求也多了,努尔古力-木斯热洪陆续增加了披肩、药材和首饰,经营品种多了,收入自然而然也多了,旅游旺季的时候平均每天收入都在3000元左右。
努尔古力-木斯热洪拿着干果盘让游客品尝。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贾佳摄
“通过在新疆国际大巴扎开店做生意,我结识了全国各地的顾客朋友,我们会经常联系,互送特产,我去朋友的城市,他们还会接机带我和家人游玩吃小吃。我们家的生活也因为干果店的生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换了大房子,还买了车。”努尔古力-木斯热洪说。
大巴扎冷饮店圆老板梦
2014年,伊卜拉依木-伊斯马依力在新疆国际大巴扎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小店,主要卖冷饮,圆了当老板的梦想。“自己做生意要操心的事情很多,但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我只需要操心进货、制作和销售的事情,经营环境、经营政策根本不需要我来操心,大巴扎的工作人员都给我们想到了,经营环境和条件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伊卜拉依木-伊斯马依力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伊卜拉依木-伊斯马依力正在给游客盛冰激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贾佳摄
特别是2018年新疆国际大巴扎升级改造,新装修的步行街宽敞、整洁,一到传统节日,景区还会组织文化旅游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给商户们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目前,伊卜拉依木-伊斯马依力的冷饮店在乌鲁木齐已经开到了8家,还在社区的帮助下注册了“冰山礼物”的商标。
“网红”果木烤鱼飘出幸福味道
据悉,在网上点赞量颇高的一条名为“乌鲁木齐最有名的巴楚烤鱼在大巴扎上”的短视频里,烟火升腾中,烤炉上十几条鱼烤得金黄,阿卜杜力木-阿卜杜热合曼和家人在店里忙碌,几十名游客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来到这家“网红”烤鱼店成功打卡。
阿卜杜力木-阿卜杜热合曼介绍烤鱼制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贾佳摄
5年前,阿卜杜力木-阿卜杜热合曼凭借一手烤鱼手艺和妻子来到乌鲁木齐闯荡。起初生意冷清,一度泄气想打道回府。后来大巴扎环境越来越好,游客多了。“我的生意开始好起来。我到现在都记得,2018年8月15日那天,我订了50条鱼,结果不到2个小时就全卖光了,赶紧又订了50条。2018年国庆节那天,我一天就赚了4万5千块钱,那是我们来乌鲁木齐生意最好的一天,这样的日子太好了!”阿卜杜力木-阿卜杜热合曼兴奋地说。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像这样在新疆国际大巴扎工作、经商的有13个少数民族,他们敢创新、讲诚信、善于抓住商机,通过勤劳努力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大巴扎一隅商户们休息时间唱歌弹奏。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贾佳摄
国际大巴扎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中亚之窗”和“世界之窗”,它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集中体现了浓郁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优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淳朴的民俗风情使国际大巴扎旅游产业具备较高的开发价值,并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疆国际大巴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巴扎,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也是“新疆之窗”、“中亚之窗”和“世界之窗”。“巴扎”是阿拉伯语“市场
新疆最美的“烟火气”——新疆国际大巴扎静思文/丘梓岐~2022年7月14日,深圳宝安机场乘ZH9142航班飞新疆乌鲁木齐地窝堡机场,200多个座位的空中巴士无一空座。万里高空上,遥望朵朵白云,心想,疫情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大考。如何一手抓疫情
中国日报7月15日电(记者 魏晓昊)7月14日,记者走进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的国际大巴扎。新疆国际大巴扎于2003年6月26日落成,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集民族商贸、娱乐、餐饮等于一体,是新疆旅
来源:天山网坐落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新疆国际大巴扎,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巴扎,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主营新疆地方特色产品、干果、民族服饰、玉器、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等。大巴扎商户林立、游人众多,正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
来源:陕西网巴扎是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遍布新疆城乡,坐落于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的新疆国际大巴扎,商户林立、游人众多,正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被称为“新疆之窗”。9月27日,“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网络活动记者采访团来
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内,来自各地的游人及本地舞者伴着悠扬的歌声跳起了舞蹈。天山网讯(文/记者 刘一鸣 图/记者 王琦铭 张新军 喻义昌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解放南路巴里坤小区停车场,满;新疆国际大巴扎步行街二期停车场,满;龙泉街双庆巷停车场,
新疆头条讯(文/图 记者 王琦铭 )来新疆国际大巴扎的国内外游客又多了一个新去处,这就是位于大巴扎步行街A区的南疆北疆水果巴扎。6月28日,南疆北疆水果巴扎正式开业,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新疆特色干鲜果及新疆瓜果文化、田园风情等。 南疆北疆水
芒果旅行日记:新疆不可错过的两个大巴扎,一个在乌鲁木齐,一个在喀什,前者规模最大,后者场面最壮观。巴扎意为集市或农贸市场,新疆有很多巴扎,大至城市,小至乡村,无论南疆北疆都有巴扎,有人说巴扎才是最能体现新疆民族风情的地方。图为乌鲁木齐的新疆
7月24日,演员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为游客表演歌舞。近一个月来,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每天接待游客近8万人次,游客们在这里品美食、赏歌舞,感受民俗风情。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约提克尔·尼加提摄7月24日,游客在新疆国际大巴扎景区阿凡提和田烧烤乐
地点 新疆国际大巴扎 , 民警维护景区治安服务群众 让游客在夏日乐享休闲时光国际大巴扎是新疆的旅游“金名片”。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乌鲁木齐市公安局天山区分局国际大巴扎中心便民警务站在保证景区治安安全稳定的同时,用心用情为景
2022年新疆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各行各业必然会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旅游业作为大美新疆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之一必然会火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到新疆旅游必然要来乌鲁木齐的国际大巴扎,因为他是新疆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如今的国际大巴扎建设水平
中国日报网7月23日电“2022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新疆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大巴扎”在维语里是集市的意思,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是“新疆之窗”“中亚之窗”和“世界
用你的眼睛看风景,用我的明白说价格景区简介乌鲁木齐十佳建筑神奇西北100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集市”人文建筑景观景区属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巴扎”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景区概况新疆国际大巴扎落成于2003年6月26日,占
中国日报9月24日电 中秋已过,国庆将至。在此双节交替之际,新疆国际大巴扎风景区步行街迎来了游客接待“小高峰”。大巴扎步行街共分为文创文旅和非遗项目街区、国际时尚街区和大巴扎美食街区三大各具特色的街区。步行街内,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热气腾腾
来源:网信新疆7月的新疆进入旅游旺季,位于乌鲁木齐市城南的新疆国际大巴扎连日来游人如织。2021年7月2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乌鲁木齐举办新疆国际大巴扎专场新闻发布会,邀请了在新疆国际大巴扎工作、经商的7位少数民族群众代表,讲述他们敢创新